膀胱癌术后患者常面临免疫力下降、并发症风险及复发隐患,中医药通过整体调节、辨证论治,在术后康复中展现出独特价值。术后服用中药不仅可行,且安全性高,其治疗理念与优势可从以下方面解析。
一、膀胱癌术后服用中药的可行性
调节内环境,抑制“余毒”
中医认为,手术虽切除病灶,但体内仍可能残留“余毒”“伏邪”,这些是癌症复发与转移的潜在因素。中药通过多靶点作用,可调节气血、阴阳、脏腑功能,改善内环境。例如,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等清热解毒药可抑制癌细胞生长,有助于清除体内残留的邪气,降低复发风险。
增强免疫力,促进恢复
术后患者气血亏虚,免疫力下降,中药可通过扶正固本增强体质。例如,黄芪、党参等补气药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,促进伤口愈合;白术、茯苓等健脾药可改善食欲,增强营养吸收。这些药物通过君臣佐使配伍,可实现精准调节。
展开剩余79%缓解症状,改善生活质量
术后可能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血尿等症状,中药可通过利湿通淋、活血化瘀缓解不适。例如,金钱草、海金沙可促进代谢废物排出,减少膀胱刺激;桃仁、红花可改善局部微循环,减轻血尿症状。
二、膀胱癌术后服用中药的安全性
天然药物,低副作用
中药多为天然植物药,通过君臣佐使配伍减少毒性。例如,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等清热解毒药虽具有抗癌作用,但需与补气药如黄芪、党参配伍,以减少对脾胃的刺激。临床研究表明,中药对心、肝、肾等重要脏器无明显毒性,可长期服用。
个体化用药,精准配伍
中药处方需根据患者体质、症状、病情阶段制定。例如,湿热体质者需加大清热利湿药用量,脾虚体质者需减少苦寒药比例;术后早期患者以扶正为主,中晚期患者需扶正祛邪并重。通过动态调整药方,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
临床验证,安全性可靠
多项临床研究证实,中药在膀胱癌术后康复中安全性高。例如,复方斑蝥胶囊、康力欣胶囊等中成药可增强免疫力,且无明显毒副作用;水煎方剂如八正散、桃红四物汤加减,在辨证论治指导下使用,安全性得到保障。
中医治疗癌症的疗效也受到中医师的辨证论治水平的影响。因此,在选择中医治疗时,患者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。由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、“三联平衡”理论创始人,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——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传承人、“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”代表性传承人,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,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创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,自建院以来,一直坚持以中医肿瘤治疗为本,运用中医药治疗食管癌、胃癌、肝癌、肺癌、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,并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案例,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,据临床观察,有些患者即便瘤体不能完全消除,也有机会带瘤生存,甚至正常生活、工作。
非遗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始于嘉庆辛酉年(公元1801年),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,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。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《袁世医方》中,详细记载了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。涵盖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、制作技艺,剂型包括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,以及药酒、药膳、药茶、药醋、药粥、药饼等食疗方,多达190余首,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。
姚振山,膀胱癌,2018年4月11日初诊
2018年2月,患者因血尿持续多月不见好转,到市医院检查显示:膀胱占位。后在省肿瘤医院经膀胱镜活检显示:尿路上皮癌,该院医生告知:“手术切除以后,老人的生活质量会很低,可能活不过两年。也可以选电切术,术后化疗,但复发率高达80%。”听到医生这么中肯的建议,家属思虑再三,遂拒绝手术,决定保守治疗,后经人介绍于2018年4月11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。初诊时,患者主要症状在小便上,小便有灼烧刺痛感,尿频,尿急,尿热。去做伽马刀(放疗)的时候,还要先去14楼补血。得知患者情况,袁希福老中医觉得先以扶正为主,补充患者元气。服药后,患者尿痛减轻了,尿发热也减轻了。坚持服药,病情一直稳定,后经希福医院建议配合电切术治疗,并行热灌注。2019年11月8日前来复诊,除了睡眠有些差之外,基本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,精神、气色、进食、体力、大小便均正常。2023年2月继续来院巩固,目前一切稳定。
膀胱癌术后服用中药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。中药通过调节内环境、增强免疫力、缓解症状,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、有效的治疗选择。其优势在于整体调节、个体化用药及低副作用。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,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,并定期复诊调整药方,以实现最佳疗效。中医药治疗膀胱癌术后康复,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兼顾疗效与安全的治疗途径。
发布于:河南省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